首页
关于
服务
案例
方案
资讯
联系
当前位置:
星空再美好,也别忘了脚下那一亩良田
发布日期:2015-8-31 阅读次数:159

我想昨天你的朋友圈应该和我一样,已经被 “一亩田” 突然裁员 1500 人的消息刷屏了。

作为一个媒体人,面对这样的消息总想先试图谨慎一点——但被裁员工的大肆控诉、媒体上流传的内部聊天截图等等信息,无一不在指证这一消息。36 氪在昨天夜间从某业内人士得到的最新消息是,一亩田目前已经在向他们寻求收购了。这一定程度上坐实了红杉资本撤资和大规模裁员的传闻。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听说这家公司的名字,他们的经历可能会让你觉得颇为传奇:

公司创始人是 85 后,据称从 2011年 开始尝试农产品 B2B 电商平台,此后凭借南方周末的报道引爆媒体圈。 在同期密集的媒体报道里,多次出现 “红杉资本为了抢一亩田,不签协议直接打了几百万美金” 等表述。在数据上,一亩田也宣传从去年一个月只有 50 万交易额暴涨至目前每月交易额突破 100 亿,平均每日3 亿。 在蹿红之后,面对略显浮夸的数据,开始有同行和媒体对一亩田进行了质疑,调查分析甚至还诞生了一系列 “洋葱梗”。虽然在这次引起轩然大波的数据造假质疑后,一亩田做出了自己的回应,但声息乏力。 然后,就是今天的 “资金链断裂、新一轮融资出问题、红杉撤资、大规模裁员” 的风波了。

如果我们不去看中间发生的这一系列乱七八糟的事,回归到创投关注的本质,一亩田作为该行业里最出名的公司(很有可能也是唯一一家知名的公司),其代表的农产品 B2B 商业模式其实还是有很多值得探讨的东西的。

所以,以一亩田为例,在农产品 B2B 这片看似前途光明的蓝海里,这家曾经爆红的公司究竟是怎么突然触礁的?

首先,依照创始人邓锦宏自己的说法,一亩田主要做(或者想做)这么几件事:

信息平台:即 “去哪儿” 模式,提供农产品相关的信息服务,比如用户搜索白菜价格,就能看到一些买家和卖家发布的白菜价格信息。这块业务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靠会员费和广告费挣钱。 撮合交易:完成信息服务后,开始更深度的线上 + 线下交易撮合服务。据称公司 3000 员工里有 2500 人线下团队,负责下田进行农民等供应方的用户教育,同时帮买家看货,锁定货源。 订单农业和技术输出:撮合交易环节之后,还会做订单农业和技术输出。订单农业是 “我需要什么,告诉你,你再去种植” 的按需生产。这是更深度介入农业生产的服务,需要为农民提供包括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建议,同时提升供应链整合能力。 农业大数据:简单点说,就是告诉你未来几天内会有多少黄瓜运到某个城市,又有多少东西运出这个城市。这块业务可以帮助政府调控供给关系,稳定本地菜价,事先做出农产品脱销滞销预警。

这几块业务的规划看似都很美好,而且商业模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其他领域玩得风生水起的 B2B 平台。比如钢铁化工类的 “找钢网”、“化塑汇”,他们切化工品类的大宗商品交易时,也是以信息展示 + 撮合交易为基础,同时从物流、供应链金融等后端寻找盈利点。但看似美好的规划,为什么一亩田最后又不行了?

根据一亩田的员工爆料及此前相关媒体的调查,一亩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其实是这样:

返利刷单:返利补贴于去年8月 开始,已经持续一年多。卖家跟一亩田签约,交易成功后按照交易额 2‰给予返利;如果卖家未跟公司签约,返利则按交易额 1‰计算。一亩田的业务员此前在线下普遍采用返利的方式刷线上交易流水,具体做法是 “找朋友在 APP 上发布一个产品消息,然后找朋友去买,钱自己出,把交易额任务完成。最后钱转一圈在回到自己手上,每笔还有交易额千分之 2 的奖金”。

签约变忽悠:“签约供应商则是自己先去忽悠农户,到月底不够的部分自己来作假完成,一千块钱一个供应商,反正只要 6 个月一过保证金还是会回到自己手上。只要在平台上发布的价格比市场行情高 1 快钱就不会有人买,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被发现”。

交易方式:一亩田在农产品的交易方式上并非采用集远程采购、运输物流一体化的模式,仅仅是将批发市场上的交易双方带到 “一亩田” 门店并说服其在平台上进行现金交易,因此供应商 “能不出户就能卖掉农产品是不可能的”。 信息滞后:一位经销商表示,一亩田员工每周都会给附近商贩打电话,但几乎无人使用他们的平台,因为一亩田发布的供求信息比较滞后。 ……

可以发现,一亩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其实并未真正利用互联网为农产品交易带来改造价值。

比如信息滞后这类问题,此前在采访找 X 网这类公司时,很多创业者都提到,大宗商品因为实时价位变动频繁,供求信息的及时性非常重要。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平台上之所以很难吸引到大量的化工塑料类垂直商家就在于价格和交易信息更新较慢。

但最令人诟病的还是返利刷单。

如果前几项问题可以归咎于一亩田自己的问题的话,返利刷单一定程度上是行业内公司的通病。换句话说,在很多公司眼里,这是一个普遍可行的模式。而可行的理由是:在构建平台的早期,一定程度上的返利刷单能快速带动平台业务量的增长、加速扩张。

用补贴换增长速度是拿风投融资的创业公司的一贯做法。但一亩田如今的处境证明,这种方法在商业模式没有被验证、逻辑没走通的市场上是不可靠的。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 36 氪,虽然看到一家家刷数据的公司陷入危机,但目前还有越来越多的团队在通过类比电商的方式建立 “用户、支付、供应商” 的线下商业模式,试图把线下的存量市场交易搬到网上,甚至不惜大量补贴换取线上订单和交易额,陷入缘木求鱼的前进方式。该业内人士还表示,这一阵喧嚣会很快结束,市场会自驱动正本清源。

在一亩田身上,靠补贴刷数据的问题在于,它并未给线下的农产品交易创造真正的价值改善效率,只是用返利的方式硬生生地把线下的东西强行搬到线上进行数据化。本质上来说,一亩田没有确实在为客户做服务,因此会出问题。相反,打车软件的补贴则不太一样,因为模式已经被走通了,证明可以真正为车主和用户提升打车效率。

而在真正能为农产品交易带来结构优化和效率改善的事情上,针对农产品这块特定的市场,“依靠完整的物流体系来降低运输成本”、“用品牌改良供应商、为农民带来更多议价能力” 这些事情本身,要远比简单的撮合交易来得重要得多。但这一部分,一亩田并未触及。

此外,虽然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农村电商”、“互联网带来的创业红利正在消退” 这几点都显示,互联网 + 对农业市场的改造趋势明显,但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进程或许还是比一亩田脑中想象的要来得慢一些——邓锦宏曾经对南方周末的记者提到,2013年年 底每天访问一亩田的用户里三成是通过手机登录的,这说明农民白天在田间地头也可以通过手机登录一亩田了。因此公司决定开始撮合农民和买家进行交易。作为对比,程维在 2012年 做滴滴的时候,给司机宣讲共享经济时发现,100 个司机里就 3 个会用智能手机。

做农业市场是需要情怀的。因为农民在互联网世界里是长期被人遗忘的边缘群体。

也许今天这个故事其实是这样:邓锦宏靠着一股情怀创了业,在创业开始后,面对的困难很多,于是他抱着刷单扩增速的想法,捉摸着用一点行业内通用的小手段来支持公司的发展,不料尔后遭遇数据造假质疑风波,同时传闻资金链出了问题,投资人又撤资,最后只能裁员求收购。

真的,我到现在都愿意相信邓锦宏在最初创业时是带着满腔的热血和情怀开始的。事实上,他曾经这样解释过 “一亩田” 这个名字的来历:

之所以叫一亩田,是有一次在阳台上仰望星空想出来的,很多人老是记成一亩地,其实田和地有很大区别。地让人想到种植,但田,除了土地,还能让人想到田园,更诗意一点。

在这名 85 后创业者的眼里,农业市场曾经是一片洒满情怀和梦想的星空。只是在仰望这片星空时,他忘了先留住自己脚下那一亩良田。